第14章 临清之玉:8(1 / 2)
长庆十四年,四月十九日,距离册封大典五月初一还有十二日,令歌需要硬着头皮跟着教导姑姑学习大典上要用到的礼仪规矩。
小蝶走进兰陵阁,福身说道:“王爷,两位教导姑姑来了。”
令歌正坐在书桌前,看着手中的话本小说,闻言,抬头一看,只见小蝶的身后正站着两位容颜保养姣好的妇人。
那两位妇人身着寻常宫服,一位瘦高,眉目间流露着精明能干,另一位脸盘较为圆润,生得慈眉善目。
“王爷,这两位分别是杨姑姑和张姑姑。”小蝶介绍着。
“奴婢见过王爷。”杨姑姑和张姑姑朝着令歌跪拜行礼。
“两位姑姑免礼。”令歌一边放下手中的话本小说,一边站起身来招呼着,“有劳两位姑姑来教我礼仪规矩,不妨先坐下喝口茶,休息一会再开始。”
令歌话音刚落,那站起身来的杨姑姑便说道:“多谢王爷,只是这不太合规矩。”
张姑姑神色一愣,随后微微一笑,说道:“杨姑姑的意思是奴婢们出身卑微,又怎能和王爷同坐喝茶?”
令歌若有所悟地点头,自知失仪。
杨姑姑开口提议道:“虽然王爷所要学的规矩礼仪并不多,但离大典也就只有十日左右,王爷不妨即刻开始学习。”
令歌有些发愣,他见杨姑姑神色坚定,似乎不容拒绝,只好点头答应,开始好奇着会学什么内容。
很快,令歌便在两位姑姑的教导下开始学习礼仪规矩。
从站姿,到行走,一跪一拜,面目神情,都在礼仪教导里。
“面带微笑。”
“太僵硬。”
“太虚假。”
“这样刚好。”
令歌看着铜镜中含笑的自己,如一幅完美的人物画。
当真是不容易。
……
“王爷记性好,学得也快。”张姑姑夸赞道。
杨姑姑立在令歌的身侧,并未出言夸赞,她只是看着正跪在地上的令歌,说道:“王爷领旨跪地行稽首礼,左手应压在右手上,起身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
令歌将脑袋埋在地上,闻言,偏过头看向杨姑姑,说道:“杨姑姑,我想找张纸将这些记下来。”
“嗯?”杨姑姑绷着的脸又皱了一下眉头。
令歌见状,立即改口道:“本王……本王想找些纸张,把姑姑教的内容都记下来。”
杨姑姑神色稍微好看一些,叹道:“王爷当着下人的面不必如此谦卑,王爷想要找纸记下奴婢所教的内容,奴婢岂有拒绝的道理?”
令歌喏喏点头:“姑姑说的是……”
“王爷先休息一会,奴婢这就书房给王爷去笔墨纸砚。”说罢,杨姑姑便往书房走去。
令歌站起身来,只觉膝盖疼痛不已,他小声地嘀咕了一句:“杨姑姑真严啊……”
话刚说出口,令歌这才想起张姑姑还在自己的身旁。
令歌不安地看向张姑姑,却发现张姑姑圆圆的脸庞上正眉眼含笑,只听她低声说道:“王爷莫担心,奴婢全当没听见,不过王爷得好生学习才是。”
“姑姑放心。”令歌讪讪一笑,他往一旁的椅子坐下,开始认真地回忆着方才两位姑姑所传授的知识。
只是未等他仔细回忆,他便听见身后传来爽朗却戏谑的笑声。
回头一看,他眉头一皱,发现那人正是王意明,与其同行而来的还有倾秋。
直到此时感受到膝盖疼痛发麻,令歌这才明白那日意明所说的一番苦楚是何物。
意明抱臂而立,幸灾乐祸地笑着,问道:“小王爷学得怎么样?”
令歌一时无言,只是坐在椅子上揉着膝盖,而张姑姑则颔首站在一边,回应道:“回小王将军,小王爷尚在初学阶段。”
意明笑声不止,他坐在令歌身边的椅子上,并对令歌说道:“你要是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问我,我一定把你教好。”
此时,杨姑姑端着笔墨纸砚从书房里走出来,见到眼前此景,她唤道:“小王将军,许久不见,一切可好?”
意明的身子倏然一抖,他当即站起身来,朝着杨姑姑毕恭毕敬地拜道:“意明见过杨姑姑,意明一切都好。”
令歌坐直身子,好奇地看着眼前二人,只听杨姑姑说道:“奴婢记得小王将军年幼时的礼仪规矩学得十分到位,如今不妨给王爷做一个稽首礼示范,如何?”
意明笑着,令歌看过去,只觉得意明的笑容甚是僵硬,仿佛在掩饰着什么。
“杨姑姑说笑了,意明才疏学浅,又怎么能教小王爷?”意明辩解着。
杨姑姑浅浅一笑,却让人难以从中看到一丝和善,她说道:“昔日奴婢曾教导过小王将军礼仪规矩,当时奴婢可谓是倾尽毕生所学,怎么小王将军如今都忘了?”
意明苦笑,又道:“姑姑的教导意明一直牢记于心,意明这就给小王爷示范一遍。”
说罢,意明便跪下身去,行了一个极为标准的稽首礼。
杨姑姑问起令歌:“小王爷可有看清楚?”
“没有。”令歌耿直地摇头。
跪在地上意明神色诧异,他偏过头瞪了一眼令歌,刚想开口说话,就听见杨姑姑说道:“论辈分,王爷在小王将军之上,算是小王将军的长辈,既然王爷没有看清楚,小将军再示范一次便是。”
令歌和意明同时强颜欢笑一下,令歌心中有愧,方才意明标准的动作可谓是一气呵成,自己的确没有看清楚。
意明整理神色,重新站起身来,幽幽地对令歌说道:“王爷这次可要看好了。”说罢,意明放慢速度,重新行稽首礼。
“看清了,这次本王看清了。”令歌赶紧对杨姑姑说道。
“那好,奴婢们再亲自给两位主示范一遍。”说罢,杨姑姑和张姑姑同时做了一个标准至极的稽首礼。
令歌站起身来,也赶紧到两位姑姑和意明的身旁跟着模仿,一时间可谓是手忙脚乱,不知所措。
一旁的起身意明见状不免偷笑一声,笑声恰好传入令歌的耳朵里,令歌不悦,亦瞪了意明一眼。
随后,杨姑姑和张姑姑又直起身子,抬起双手至头顶,模仿借过册书和宝玺的模样,毕恭毕敬地说道:“臣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随后两人又奉着手里不存在的册宝缓缓地起身,并转身向外,目视前方。
令歌一边认真地看着,一边琢磨模仿着,只要停下来他便赶紧找笔墨将这些内容要领记下来,留着回头复习用。
最后,杨姑姑对令歌说道:“王爷,今日的礼仪规矩就到这里,还望王爷自己多回忆琢磨一番,不负陛下的一片心意。”
“今日有劳两位姑姑了,本王都记下了,两位姑姑慢走。”令歌说道,“小蝶,替本王送一送两位姑姑。”
“奴婢告退。”看着令歌此时此刻的表现,两位教导姑姑都颇为满意,安心地转身离去。
见两位姑姑的背影消失在兰陵阁门口之后,令歌坐下身来,和意明不约而同地长叹一口气。
突然,意明噗嗤一笑,说道:“看来小白今日束缚得紧啊。”
令歌尽量心平气和地和他说话:“再怎么说本王的辈分也在小王将军之上,将军不可以这般唤本王。”
见令歌绷着脸的样子,意明乐个不停,他问道:“怎么还没册封就摆上王爷的谱了?小白你这变化还真大。”
“小王将军若是没事便请回吧,本王还得温习今日所学。”令歌依旧神色漠然地说道,并未看向意明。
意明无奈一叹,道:“唉,我不这么唤你便是了。”
令歌这才满意,他幽幽地看了一眼意明,并未说什么,只是他这会才想起与意明同行而来的倾秋,倾秋一直立在一边观看,未说一句话。
倾秋见令歌望向自己,便走上前来,开口说道:“王爷,娘娘今日知道王爷在学礼仪,便遣奴婢来给王爷送东西。”
说着,倾秋从身后侍女的手中取过一盘东西,令歌定睛一看,发现正是一对护膝。
令歌当即明白这护膝的用意,正是用来应对稽首礼的。
“小王爷可真有福气,我当年学规矩的时候可没这些好东西。”意明调笑道。
令歌瞅了一眼意明,依旧不理睬他,只是对倾秋淡淡地说道:“有劳倾大人替本王多谢皇后。”
“东西奴婢已经送到,王爷的话奴婢也会转告娘娘,奴婢告退。”说罢,倾秋福身行礼,离开兰陵阁。
倾秋走后,令歌见意明还在原地,便问道:“今日你前来有什么事吗?”
意明见令歌重新搭理自己,便欣然回应道:“也没什么事,就是觉得这令月坞春光明媚,想来看看。”
令歌顺着意明含笑的目光看去,那是一片绿意盎然,姹紫嫣红,花蕊一朵接一朵地叠加着,成朵朵云彩的形状。
此时,甯霞师姐正在那花团锦簇中,一朵粉红的桃花在她乌黑的发丝上盛开着,动人心弦。
傍晚的时候,辰玉和望舒回到宫中,同时也带回来好消息。
“师姐可有去华山找到秦风澈?”令歌问道。
辰玉微微一笑,道:“不仅找到了,而且他还答应买落音楼时出手帮助我们。”
令歌闻言稍稍舒心,秦风澈是富商秦元的独子,只是自幼痴迷于武学,对经商并不感兴趣。
“那就好,这次有劳师姐你们了。”
“我没什么,倒是你望舒师姐,那秦风澈硬是要同你望舒师姐比试一场,”辰玉意味深长地笑着说道,“结果两人不相上下,也难得见望舒师姐这般有兴致。”
令歌想象着两人比试的画面,作为同龄人中的高手,那场面定然精彩绝伦。
只是说起比试,自己和湫龙也已经许久未见,在洛阳分别前,他们曾约在长安见面,也不知何时才能再见湫龙,令歌叹惋。
这时辰玉拿出一封信,递给令歌,说道:“还有一个消息,师伯已经到长安了,现在正住在凌岚药局,他还告诉我们,他已经收到师父的来信,说是五月初便可以到长安城与我们汇合。”
令歌接过信件,欣然一笑,道:“师父安然无恙就好。”
现在似乎一切都告一段落,诸事进展顺利,如今只需要等到五月,迎接自己的册封大典和令楷的殿试。
后来的日子,直到册封大典之前,意明总会进宫给皇帝和皇后请安,随后便到令月坞看望令歌,有时候也对令歌学习的礼仪规矩指点一二,毕竟王大将军夫妇在礼仪规矩上可谓是典范代表,意明深得真传。
“师姐在看什么?”
令歌见辰玉倚在兰陵阁的门口,正望着园里的某一处,令歌顺着辰玉的目光看过去,发现正是意明和甯霞。
只见两人正在生机盎然的花草之前,虽然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但是似乎相谈甚欢。
辰玉微微挑眉,饶有兴致地问道:“你说,这小王将军天天往我们令月坞跑,是不是有什么猫腻?”
令歌有些出神,喃喃道:“也许吧……”
长庆十四年,五月初一。
这一日,满朝文武,全城百姓,无不怀揣一颗期待的心,几乎全城家家奔走相告,普天同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