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两位美女穿越千年的爱恋(1 / 1)
那天中午,因为株州的文波过来了,还有宁远来了个上访了好多年劝也劝不醒的“老革命”,硬要与我共进午餐,只好从阿佐的阁楼上下来,放弃喜爱的茶而端起了不甚喜欢的酒杯。吃完饭,办公室小岳打电话告诉我有一个特递。我拿到包时,一下子看到了一个熟悉而心仪的名字,拆开包裹又看到了另一个熟悉而思念的名字。因了这两个名字我的日子一下子灿烂起来。
前一个名字叫杨雨,后一个名字叫李清照。我因了李清照而认识了扬雨,因了杨雨而更深的知道了真正的还原为人的李清照。她们像一对相距千年的姐妹,一样的灿烂在我生命的长河里。或许,我是一个多情的男子,一个心比天高身在底层的男人,但我内心一样的有着对美好的东西的倾摹与向往。如果我说我爱她们,一定会有很多人用砖头或者唾水砸我。但我不说又怎样?其实每个人内心都有很多的秘密,对美丽温婉的女子的爱恋难道不是每个有情的男子内心的一种向往与私情?我记得听过一个笑话,但是真实的。说是有一个当过兵的人,是张曼玉的崇拜者,在家里到处是张曼玉的照片,后来结了婚爱恋依然不减。每次和妻子在一起嗨皮,他都会说,我爱张曼玉我爱张曼玉。后来妻子实在受不了,离了婚。也许有人说这个人太俗了,太淫了。但在人海茫茫,谁能要求每个人的表现方式是一样的呢?这个世界谁能阻止一个人对另一个生命从内心的倾慕与热爱呢?即使过去了百年千年,对我们热爱的人会依然念念不忘。这不是我们现代人所说的那种所谓的永恒的爱情。这是一种对美好的事物的爱的情怀。无须什么,只是一种默默的挂念与相思,一种默默的祝福与牵挂。就像对李清照,千年以后我们看到的不是你化成的泥土,依然是他不俗的情怀和他清丽无比的容颜。
杨雨是李清照的知已,虽然相距千年,但他们成为知已却没有任何阻碍。如果他们生在同一个时代,也应该是把酒谈诗的一对红颜,应该是能互诉衷肠的闺中密友吧?他们有那么相似的情怀甚至容颜。李清照是幸福的,活在那么一个孤独的时代,满眼都是男人的狂欢,而她那么孤傲,对那些其他的与本性无关的充满了漠视。醉了,卧在花间,有欲了,打扮得性感迷人,对老公说,老公今天晚上天气凉爽!即使过去了一千年,有几个女人表现得如她之优美?与她同时代的李师师是一代名妓,那也是女人中的女人。琴棋书画样样皆精,还长着天使的面孔魔鬼的身材,天下有哪个男人能逃过对她的迷恋?如今的艺人们明星们有几个可及她万一?更何况与每根头发都洋溢着才华与风韵的李清照比?
恰好要出差,在车上翻开带着油墨清香的书,李清照从书中走出来。把谍放在放谍机里,杨雨就站在我的面前。两位绝代风华充满才情的女子,她们相距千年,一样丰润了我的生活。我能说什么?唯有感谢。感谢造物主是如此的伟大。在悠然的清风中,我仿佛回到了宋朝,看着两个女子,他们在做着倾心的交谈。头上落花无数。不知是花,还是尘还是漫天的雪花。
有一个时期,自从易中天讲三国很火,便有各种各样的讲开场。什么讲红楼、讲史记、讲论语,什么都有人讲。还别说,对一 对传统书籍的推广还是很有效果的。
后来于丹讲论语,更是大火了一把。虽然后来有许多人说长道短,但还是赚的盆满钵满的,而且也还是很有影响力的,而且当时我也蛮喜欢的。为此,我还到定王台书市去买了几本什么论语庄子的,和我儿子一起重温古典。说老实话,不管网上别人怎么说她,我就觉得听她讲庄子,讲论语,很舒服,很开心,也很受益。后来,湖南教育台买了这档节目,离我更近,有空便看看。喜欢的,多看,不喜欢的,少看。
在后来的某一天,长沙政法频道开了个类似的节目:世说新语。因为刚看过《恰同学少年》,说实话,我们父子都很喜欢这个电视剧。而世说新语第一讲的主讲人就是这部剧的编剧黄晖。说的又是毛泽东年轻时候如何成才的。我作为一个父亲,当然希望儿子也有经天纬地之才;因此我们俩对这一节目很感兴趣。加上里面说到了教育问题,我很赞同黄晖的看法,于是我们父子对这档节目有了一些印象。至于后来又讲了一个什么,我好像看过一回,没有什么韵味,也就没什么印象。后来的某天打开电视,眼睛一亮,发现这档节目有点儿和“百家讲坛”叫板的意思了。推出了中南大学的美女教授“杨雨解秘李清照”。
首先,杨雨很养眼。不是于丹那种类型,但自有妙处。再者,她讲的是我比较喜欢的李清照。在她的讲述中,好像侧重于李的“风流甚至淫荡”。你看,李写的那些率真,真情流露的诗,在别人看来都好像是“求欢”的意思。李清照之所以为李清照,正是因为她的率真大胆,她的细腻的情感用语言告知了我们。如果生在当下,她不用象现在我们那些美女作家一样靠脱,就会成名的。因为她长得不错,而且有才。当然,如果她生在当下,肯定是先锋人物,说不定是第一个出写真集,第一个离婚的人呢。你看,她不仅大胆,而且喜欢狂饮,她不会经常泡在酒吧?泡在酒吧里哪会没有故事?你想,她那个老公,考古的,哪有现如今这些帅哥们懂得风情?但李清照亏就亏在生在宋朝。当然,如果她不是生在宋朝,她的行为又怎么会被人称为另类呢?
不过,我觉得杨雨教授讲得不错。但不知是台里的意思还是杨教的本意,我总觉得她总想将读者往“风流”上引。大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态势。不过从百家争鸣的观点上讲没有问题。现在不是什么都想往两性关系那点事儿引吗?你瞧瞧现在那些电视剧,说远了。
当时,对于她讲李清照,有一些不同的声音,其实,在这个世界上干什么都会有不同的声音。做最好的事情,会有人反对;做最坏的事,也有人赞同。这是没有办法的。我便写了个小文,对杨教授的讲授表示了肯定和喜欢。 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在一次读书会上,与杨雨教授有过一次照面,一次合影。对她讲李清照写了点感受,她不知从哪儿看到了,便表示感谢,还寄来了书和碟子。我一个无足轻重的人,说几句真话,是我的率性,没想到杨雨教授却也是个清真的性情中人。 至今想起来,杨教授和一千多年前的李清照,还真的是知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