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戴石忠之死:一个职业的没落与消亡(1 / 2)
媒体人戴世忠死了。
就在龙船的鼓点激越雄壮,人们欢声笑语过端午节的前一天。
人们正在欢乐的吃着粽子,看着世界杯,喝着啤酒。
可是年不过五十的媒体人戴世忠死了。
他被人一刀刺死在冷水江自己的家中。无声无息。还没来得及将艾叶挂上门头。没来得及喝口雄黄酒。正当壮年的媒体人员戴世忠以他的暴死,莫名的成为端午节的新闻头条。这或许是他自己也未曾想到的吧?生前没有上过头条,死后成了头条。
有人会问:戴世忠何许人也?是明星还是富贾?或者是达官贵人?其实都不是。
他只是一个边缘人。一个媒体边缘人。
他虽然在《当代商报》干了几年的记者,但他只是一个临聘人员。虽然文章前署着本报记者,但那只是唬人骗自己的玩意儿,当不得真。
拿报社的话说(事实也是如此)他只是一个没有采访资格的义务人员。说得更实在一点,就是他在报社既没有编制,更没有工资,更别说什么五险一金什么的了。他只是报社下面一个部门临时聘请的一个业务人员,完全靠拿提成过日子。
但这样一家报纸今天谁会给他(广告)业务?在媒体边缘化的今天,许许多多正儿八经揣着国家新闻署发的从业资格证和记者证的媒体人生存都很艰难的情形下,像他这么一个媒体人的生存可想而知。所以,他就像一株生长在荒地的野草,一只生存于大地间的小虫子一样的卑鄙而没有尊严,直到他死。
他死后媒体报道很多,因为他是“媒体人”,更因为他死在与他老婆关系甚密的男人手里。这些足可以让媒体和读者感兴趣。前天,我阅读了一下电脑上不断跳出来的新闻,我发现其中有百分之八十是与情色、美女,娱乐明星,凶杀,死人有关的。我不知道这些新闻对我们有什么意义?但人们喜欢看,就像人们疯狂地喜欢钱和权力一样。喜欢是没有错的,但人们已失去了最基本的底线。这就很危险了。
记得前一段时间有篇文章说,层次越低的文章,阅读量越多,这不仅是一种现象,更是一种残酷的社会现实。这也是戴世忠的死为什么会这么让媒体关注的原因。其实我也不能免俗。
今天要写写戴世忠这事,一个是对这位同仁的纪念,其次呢,商报,是我到长沙进入的第一家工作机构,不管怎么样,还是有感情的。商报美好的时代虽然短暂,但毕竟有过。
其实,戴世忠之死很简单:老婆对他不忠,其相好的男人将戴世忠杀死了。一个非常平常的情杀案。只是被奸夫杀死在自己家里,有些窝火。至于几天前他在一个报道调查时,被殴打,与被杀没有多大的联系。报道也写的很清楚。我也没有必要在这里絮叨。
我们乡下有句话虽然糙,但讲得蛮有道理:现饭炒三道连狗都不吃。虽然电视报纸天天在炒。所以,我今天只想聊些题外的话。权当闲扯,切莫当真。
为什么要讲戴世忠的故事?因为我们曾经是同事。我虽然有着报社的所谓编制,还是所谓负责人,但在戴世忠死了几年后,当这份活了几十年的《当代商报》夭亡时,报社不仅欠着员工几个月的薪水和稿费,什么五险,什么补偿,连官司都没地方打。你的生死我不管。资本露出了其狰狞面目。一群当年给别人维权的“记者”们,欲哭无泪。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正当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