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筑新城;汉阳城(1 / 2)
汉阳城墙采用青石及钢筋混凝土浇筑,全城规划时引入许多跨时代理念,包括交通、供水、排水、防火、防水、绿化、公共绿地、广场、功能区域划分等等,几乎囊括了所能想到的各个方面。
每个步骤均有图纸规范,所用各种标识、记号成为以后建城的范本。
而刘恒画图所用到的三维空间、几何图形甚至物理原理更成为普及科学的实例,带动一批年轻人学习效仿。
城门,没有采用当时普遍的一线平铺开口方式,而是向内凹进约三丈,主城门两侧由伸出的一段城墙保护,此法利于防守,是经典的城门设计。
城内挖掘面积不等的三个人工湖,均与浑河连接,一是用来美化环境,二是防止水淹。
城内分为商业区、住宅区、休闲区、行政区、军事区五大部分。
主干道宽三丈,其余均为一丈五,城内街道采用棋盘式设计,中心区是一座占地数十亩的内方外圆形广场,主要用来举行各种活动、发布各种公告。
广场正北为郡府所在地,后来改为政务院。
以此广场为中心加上构成正方形的八个交通枢纽共同组成了汉阳内城的交通网。
八个交通枢纽各自对应四城十二道城门,其中主城门四道,辅门八道。
全城供排水系统由刘恒结合古今设计,以浑河为主轴,在城下挖掘横竖数十条暗渠,分别以石板搭建,并留有进出的孔道,暗渠分为导入渠和导出渠两种。
河水由北向南流经汉阳,主河道横穿三大湖,其间与导入暗渠连接,将干净的河水引入各处民居设施内供人取用。
之后污水皆需倒入导出渠统一引出城,在城外特定湖泊沉淀分解。
公共卫生系统亦以此为基础设置,每座公共厕所皆为一个终端,利用水流落差将人们的排泄物冲入导出渠。
此城工作量巨大,动用土石总量可以修建几座普通城池,为了赶在乌桓劫掠之前竣工,只好安排工人昼夜施工,除发给工钱外还根据工作质量及进度酌情加发粮食,以此激励工人加快工程进度。
本来即便不付工钱,工人们也愿意加倍工作,一为报答勤政爱民的刘太守;
二来新城建好后再也不必担心大雨暴雪;
三是工钱按天准时发放不说,干得好、干得多还有额外的粮食奖赏,这对于土地、种子、农具皆从郡府借用的贫苦百姓来说无异于天大的好事,即使是一般农户也常常为青黄不接发愁。
粮食成为了一切的核心,郡府派出商队换回的粮食不等入库便纷纷流入百姓手中,人民的工作热情空前高涨,只要稍有空闲,许多身强力壮的妇女也加入到施工队伍中来。
最幸福的是下层百姓,只需付出劳动就可获得钱粮,没有残酷的剥削、没有严厉的看管,一切都在有序、公平中进行。
新上任的乡、亭级干部籍此得到了锻炼,既要保证本乡的农业生产、道路建设,又要保证输出一定数量的劳力参与新城建设,才能高下立显。
部分官员上任不足半月即遭罢免,部分政绩优良的官员被破格提拔进入县府。
最悲惨的是一心对抗刘恒囤积粮食哄抬物价的反对派富户世族。
在划分荒地的公告发出后他们便开始筹备钱财大肆购买三郡粮食器物,希望哄抬物价逼迫刘恒妥协。
怎奈刘恒毫不理会,更将三郡领头的王家、徐家和钱家笼络住。
一些人暗中勾结起来坚决不卖粮食,可是,刘恒手中的粮食如同变魔法般不断送出,挺过种子危机,又挺过青黄不接,现在即使支撑新城建设也毫不费力,这一幕幕看得世族心惊胆颤。
眼见盛夏已到,可粮价不涨反降,仓廪内的粮食卖不出半点,加上佃农纷纷跑到郡府申请土地,世族名下的大片土地无人耕种,今年秋收能不能熬过还不一定。
几番烦恼侵袭,弄得一个个愁眉苦脸唉声叹气,只好躲在家中咒骂刘恒,祈祷陛下派人彻查……
六月、七月成为三郡最繁忙的月份,由东至西、由南至北几乎看不到闲散之人。
除军队外,三郡劳动力几乎全功率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