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尴尬的杨素(2 / 2)
到了早朝时间,李世民进门后习惯性的看向了沈无忧和杨素,参加早朝的大臣已经习惯了。
这几天李世民带头缩减了宫中的一切开支,户部其实还有一些余粮的,李世民想着要是这次筹粮不太理想,就把剩下的粮食全部运送到关内。
房玄龄在上朝的时候就已经听杨素汇报过,他在路上就已经知晓了,在李世民进殿后就看向杨素和沈无忧,示意两人自己汇报。
杨素这时候看向沈无忧,见沈无忧对着自己点头后站出来说道:“陛下,这次筹粮昨晚已经统计出来了。”
李世民听后眼神一亮,问道:“多少?”
杨素有些为难说道:“这次我们京兆府百姓也自发捐粮给关内百姓了,百姓捐的你看?”
“把百姓捐的去除,只算商人的。百姓的粮食留在户部到时候还给京兆府百姓!”
李世民听后突然有一种老父亲被子女关爱的感觉,只是想到底下百姓的生活,有些不太忍心。
杨素听完说道:“通过小沈的这个办法一共筹集粮食二十三万石!”
“他们怎么有这么多粮食?”
这么多粮食就是李世民也被吓住了,他并没有高兴,反而有些怒气,他在意的是这些粮食到底压榨了多少百姓。
杨素看向沈无忧,对于这个问题他实在无法回答,他杨家的几位族老这次也捐了不少。
沈无忧站出来说道:“陛下这次这些大门阀确实尽力了,从明年开始他们的目光就不在粮食上面了。”
李世民听后脸色舒缓不少,剥夺粮食就是在断人生路。从明年开始很多地方都会种植土豆,还有新水稻等一大批农作物会在江南试产,到时候粮食不会有太多利润。
此次朝会结束后,一张告示贴在承天门,这次所有捐粮的人都在上面,一共记载有一百五十多人。
最引人瞩目的是拔得头筹的崔家,捐了一万石。
紧随其后的是太原王家,一共捐粮5000石。
第三名不是郑氏,而是庐州范氏。据说庐州范氏家族和范蠡颇有渊源,这次捐粮4700石。
郑氏这次都没有排进前三甲,和家族底蕴严重不符,郑氏在所有大家族里面是最富有的,甚至拥有两个郡望的李氏和崔氏都比不上。
第五名是苏州商会,这次捐粮3500石紧随郑氏,两者就差了一百石。
第六是岭南的严家,这个连岭南当地人都很少听说的家族竟然捐了3400石,一时间各方人士都在打听。
第七是杨素的本家杨家,这次捐了2800石。杨家本来就是家大业大,这不到三千石对杨家来说无关痛痒,倒是杨素显得有些不好意,这几天都很少见到杨素。
后面依次是赵家、蔡家还有杜家,这几家差的不多,后面还有十来个捐了两千石的,再后面都是一千石以上,这总共一百多位捐献者,最少的也捐了800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