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1 / 1)
前面四题没叫到我,侥幸逃过一劫的希望越来越大了!还有最后一题了!不要叫到我,千万不要叫到我!我在心里大声祈祷着,等待着。
“第五题……”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儿。
“侯杰伟!”
没叫到我的名字!我长长地吁了一口气,紧绷的神经放松下来。相信其他人也跟我有一样的感觉。
“陈老师,侯杰伟今天生病请假了。”班长石猴儿从座位上站起来,带着一脸谄媚的笑。
“哦……那换一个……”
我刚刚放下的心再一次悬了起来,这侯杰伟,怎么偏偏在这个时候请假了?
“张东山!”
这三个字从陈铁手的嘴里说出来,好像在我的耳朵边上响起了一个晴天霹雳。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我条件反射似的从座位上站起来,硬着头皮走到讲台上。
“第五题!”
“哦。”我拿起了一支粉笔,仔细看了一遍题目。那是一道分析题——比较秦始皇和汉武帝的相似之处,并说明为什么秦亡汉兴?这题当然是有标准答案的,可是我并没有背。怎么办?我紧张得面红耳赤。情急之下,我忽然想起了在报刊亭看过的关于秦始皇、汉武帝的书刊杂志,没办法,只有急病乱投医了。
我捏紧粉笔,稍微理了理思路,就在黑板上“刷刷刷”地书写起来——“秦始皇和汉武帝都属于雄才大略的皇帝,他们的相似之处,总结起来大概有六点:一是结束分裂,统一天下;二是中央集权,加强皇权;三是北击匈奴,穷兵黩武;四是大兴土木,滥用民力;五是钳制思想,文化专制;六是追求长生,虚耗财力。
然而秦亡汉兴结果不同,原因在于:一是国力不同,秦始皇刚刚吞并六国,百废待兴,国力凋敝,承担不起大规模战争和民力征用,汉武帝则前承‘文景之治’,国力强盛;二是控制思想的方式不同,秦始皇用‘法家’治国,主张严刑峻法,实行焚书坑儒,不得人心,汉武帝则‘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定程度上顺应历史潮流,巩固了统治;
三是对待错误的方式不同,秦始皇面对流民四起反抗的现状不能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不纠正错误,只是暴力镇压,导致一错再错,难以收拾,汉武帝晚年则看到国力大损、盗贼蜂起的事实,敢于正视自己的问题,下了‘罪己诏’,昭告天下,承认错误,改变政令,修生养息;四是立继承人方式不同,秦始皇迷恋长生,没有认真考虑权力移交,直到快死时才匆忙下诏,无法掌控局势,结果被赵高偷梁换柱,汉武帝则深谋远虑,提前确定接班人,挑选辅政大臣,又为了防止外戚专权,立子杀母,为权力平稳交接铺平了道路。所以会秦亡汉兴。”
粉笔像出笼的小鸟一样在我手中“叽叽喳喳”飞舞个不停,文字在黑板上自由自在地奔跑,白色的粉末像小雪花似的一直往下飘落。吁——终于写完了,我长长地舒了口气,看了看黑板上密密麻麻的答案,自我感觉回答得内容全面、逻辑清晰,还是很不错的!我有点儿志得意满地把粉笔放回盒子里,站在讲台上,心想:正好儿对这俩人还比较了解,这次真是侥幸,今天总不会挨打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