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郭勿语的小心眼(1 / 2)
想当年,那些东林党人威胁到其他非东林党人的利益,许多非东林党的官员为自保也纷纷以地域为单位,以高官为领袖,结成帮派,一时朝中宣党、浙党、楚党、齐党林立,他们联合起来与东林党人作对啊。
这就是一党立而群党起的结果,想必那汉唐集团不喜见也。
钱谦益的忧虑很快就被柳如是破解了。
柳如是轻笑道:“如今天下统归汉唐集团,众多贤士不过是结党在野------”
钱谦益豁然开朗,真是的,先前所谓的党争是因为各有高官居其党中,因而能引发政乱,而如今的党派,不过是在野的贤士群集,如何能影响到汉唐集团的朝政大事?!
钱谦益抚着柳如是日渐丰腴的后背,大笑着说:“我终于有了一个好缘由去拜见郭巨商了,哈哈哈!”
柳如是思忖了一下,说:“可与东林党有关?”
“然也!”
钱谦益用手指点了一下柳如是的鼻尖,说:“冰雪聪明。老夫要去与他商谈重修东林书院的大事------”
那还是在北宋政和元年,也就是1111年,无锡官员李夔陪同著名学者杨时到无锡南门保安寺游览。
杨时见这里临伯渎港,前临清流,周围古木森天与郁郁葱葱的庐山东林寺颇为相似,是一个研究和传授学问的理想场所,便有意长期在此讲学。
李夔知道杨时的意思后,全力赞同,于是定此学社为“东林”,前后长达18年之久。
后来书院因年久失修而荒废,在杨时离世后,东林书院逐渐荒废。
明朝万历三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604年,由东林学者顾宪成等人重新修复并在此聚众讲学,他们倡导“读书、讲学、爱国“的精神,引起天下贤士的普遍响应,一时声名大著。
顾宪成撰写的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在心“更是家喻户晓,曾激励过天下无数贤士,有“天下言书院者,首东林“之赞誉。
东林书院一时间成为江南地区人文荟萃之区和议论国事的主要渔轮中心。
当然,后来东林书院几临战火,到现在又是破败不堪。
钱谦益略略思索了一下,挥动毛笔,笔走龙蛇,一篇劝郭巨商为首的杭州商团出资重新兴建东林书院的美文便洋洋洒洒写成了。
钱谦益知道眼下流行汉唐式的钢笔和信纸,他早就着人买来了几枝几本来试用了一下,发现确实方便实用,而且每张所谓的信纸可以写上更多的字------但是总感觉那物件透着一种小家子气,远没有使用毛笔写信有气势!
他写完后,让下人去买来信封和邮票,按照汉唐邮局的要求,写上了收信人的地址与姓名,同时也写下了自己的地址与姓名。
就这样,一封有着汉唐皮大明肉的信件顺利送到了巨商郭勿语的手里。
这封信件送到的时候,巨商郭勿语心里正有些愁事。
他听闻鲍威shi长要建杭州新城------这原本是好事情,但是又害怕他的脑袋一热,做出什么大煞风景的动作。
真心害怕他又想着在西湖边上要修建如同太湖边上的什么立体养殖场!
如果他在修建杭州新城区时,在杭州城内大拆大建,那可太不美了。
现在的杭州城内,多是两三层的阁楼,根本还没有热-赤大城那样风格的建筑。
如果鲍威shi长非要在鳞次栉比的杭州城内大修亮晶晶的高楼大厦,那便如同野鸡群里站了几只比人还高的象鸟,实在是不伦不类。
野鸡成群本是非常好看之景,可是让那象鸟一比啊,说不出的难受呢。
再说杭州城内道路太窄,河道太多,小桥遍地,根本用不上汉唐集团的那种大飞轮汽车啊,倒是小划子安装上什么外挂式柴油发动机便可以跑得飞快!
郭勿语要的是他自小熟悉的杭州城,而不是什么汉唐式的杭州城------
事实上,先前,杭州城商团主事郭勿语已经和商团里几个骨干打过招呼,如果汉唐集团的鲍威shi长再想胡乱打西湖的主意,那么大家仍然要如同先前那样,一起去登门拜访他,以杭州民意的名目规劝他务必改变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