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邺城郊区的大魏书院(2 / 2)
但是杨修很显然是预见到了这一点,所以早在一开始,他就按照曹植的吩咐,提出了一个不一样的制度,那就是“带薪受¨.学”。
所谓的“带薪受学”,就是你来上学,我不但不让你交钱,我还给你发工资,而且那工资的数目还相当地客可观,相当于朝廷四品大臣的俸禄。
这种优越的条件可是让众人闻所未闻!
种地需要学习就已经打破了他们的认知了,没有想到,他们居然还给发工资!
而且这工资的数目,居然足以比拟朝廷四品大臣的俸禄!
这完全超越了他们的想象与理解,任是随便一个汉人,也想不到这天下居然还有这等匪夷所思的事情吧。
其实这一切,也是曹植不得已而为之,他非常地明白这些人的思想,知道他们来到这里是想摆脱自己的阶级,而自己建造农学院的做法,也是超越了他们的理解范畴,所以他们有微词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在汉朝的人们,都会认为种地是最低等的职业,其次就是渔民、从商、从医等,而曹植想要改变他们的这个做法,除了实施教育还是不够的,还要让他们在思想上彻底地改观对于这些行业的看法军。
而想要他们配合的话,就必须许以重利,毕竟只有实打实的利益,才会让他们动心。那就只有用薪水这样一个最直接的条件了。
而事实也证明,钱果然是最好用的东西,当这些寒门学子们听说上学居然还能拿到酬劳的时候,犹豫了一下后,大多数人还是选择了进入学院。
这其实就是曹植的计策,他相信,当这些学子们进入到学院,真正接触到农学的时候,就会明白,自己之前其实对种地根本就知之甚少!
曹植所创立的农学,就是增加了嫁接技术、培养时令等等农作物的知识,这是曹植从笔记本上所搜索整理到最适合三国的一些农作物理论,如果(吗诺的)按照这上面所教授的方法种植,毫不夸张地说,大魏的粮食收获估计还能再翻上个半番!
而曹植之所以想要培养着一批农学的学子,就是想将他们分配到大魏的各个地方,从而从数量上直接提高整个大魏的粮食产量。
曹植相信,等这些农学的学生们学习完毕,一旦上任取得了成果,农民的地位也一定会水涨船高的!
这就是曹植通过教育来改变阶级差距的做法!
事实果真如曹植所想的一样,这些寒门学子们,虽然大多都是为了薪酬才进的邺城学府,但是当他们真正开始接触到曹植所传授给他们的农学知识的时候,却是一个个都睁大了眼睛。
因为,他们在这里所学到的东西,直接就颠覆了他们对于种地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