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再度改进科举制(1 / 2)
第94章
又过了几日,看管了一下邺都的土地上的土豆和番薯之后,曹植又在邺都建立了一所大魏学院,也是引起了邺都附近寒门学子的一阵加入热潮。
随后,曹植略微统计了一下数据,就开始去面见曹操。
曹植想谈的,就是关于科举制的升级。
当初因为太过于仓促,仅仅是想快速通过科举来对世家大族们进行打压,所以并没有设立太严格缜密的制度,只是将科举制的分为了前三甲和榜单排名,作为一个学业的考核制度存在。
但是在曹植的想法中,是一定要对这科举制度进行升级的。
曹植的想法,就是将大魏书院仿照后世的模式,变成小中大三个阶段。就类似于后世的小学、中学、大学一般,只不过曹植将他们给偷换概念,变成了秀才、居然和进士。秀才就是当地政府自己组织的考试,头名称为“解元”,举人则是州县进行考试,头名称“会元”,最后是进士曹操亲自出题,凡通过者统称为中榜,将会以皇榜昭告天下示之,榜首称之为“状元”,并得到曹操和汉献帝的亲自接见。
当然,得到汉献帝的接见只是个形式,最主要的还是曹操在培养属于自己的力 量罢了。
这其实就是后来注明的“三元”,后世人们称“连中三元”为聪明绝顶者,就是指这乡试、县试、殿试全部都是榜首的绝顶人才。
在曹植看来,这榜首三元只不过是噱头,吸引这些寒门学子们为了荣誉而不断进取学习的动力罢了,他真正想培养的,还是自己的势力。
他要凭借这科举这样一个大杀器,完全地抹除掉世家对皇权的桎梏!
三元虽然不能彻底地解决掉这个问题,但是他可以促进天下寒门学子对于大魏书院和科举制的动力和支持,从而促进科举制的发展和壮大。
而科举制,就是解决世家之患最好的解药!
见到曹操后,曹植就对曹操提出了这个意见,也是深的曹操的赞同。
“只是...”曹操想了一会后,却还是犹豫地说道:“只是为了根除世家之患的话,这科举制如此大动作,岂不是太过于大动干戈了?这科举制尚未成型,前朝也未可见效 仿者,万一是有什么弊病的话,植儿,你又该当如何?”
曹操的想法,还是想要稳扎稳打,走一步算一步,实在不行愚公移山,最起码稳步发育不会出岔子。
但是曹植可就不一样了,他可是穿越过来的人,他怎么会不清楚科举制的可行性?
别说汉朝了,就是后来的唐宋元明清,科举制也是一直持续下去的。
这种极其完善的制度,在曹操的眼中也许是新鲜的难以理解的东西,但是在曹植的眼中,早就是已经经过上千年实践的切实可行的制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