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掀起的暗流(2 / 2)
张居正与李言恭是有过一面之缘的,虽然二者没有过多的交集,但是因为有李旦这条若隐若现的线牵住两边,张居正出于私心还是更偏向李言恭一些。
甚至冯保出于私人的立场上,也更偏向于自己亲手推上台的李言恭。
因为这个原因,所以这几人的政治属性天生就更加亲近。
至于南京官员与其他勋贵与士绅的利益,就不在这些掌权者的考虑范畴之中了。
毕竟他们南京亏得再多,又与我北京何干呢?
纵使底下真的言论汹涌,只要能拿出真凭实据给李言俭定罪,张居正就有办法让所有人闭嘴。
政治强人就是有这样的能力与魄力。
而此时的南京,已然成为了一个火药桶,左府的官兵、前府与右府的官兵轮番在街上巡逻,文官们成天聚在一起开会,讨论如何上疏弹劾李言恭,可另一头,南京都察院院此时却是静悄悄的毫无声息。
原因很简单,因为王篆已经收到了张居正快马送回来的信件。
信上的张居正居然非常直接的对李旦禁止烟土的策略表示支持,并且明的告诉了王篆,这是一个直接将南直隶政治格局掀翻的机会。
自古以来,庞大的势力基本上都不是从外部击破的,曾几何时,南京乃至整个南直隶都已经结成了铁板一块。
勋贵、权宦、官员、士绅、商贾,相互勾结,基本上垄断了整个南直隶的经济权与话语权。
他们之间遍布着如同蛛网一般的利益网,将所有人都绑在了一起。
真正做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因为一个节点损坏,都会导致所有人的利益受损。
但是,面对像现在这种不可避免的崩坏局面时,那坚不可摧的联盟就会从内部瓦解。
惧怕受到利益损失的骑墙派就会开始两头观望,力求成为第一个投靠进入新势力下的人,越早加入这个新兴联盟,那么他的位子就越重要,就能分到更多的蛋糕。
而此时王篆所需要做的,就是给这场不可避免的崩坏推波助澜。
作为张居正嫡系中的嫡系,铁杆中的铁杆,王篆虽然不是南京都察院的一把手,甚至连二把手都不是。
但是明眼人都知道,南京都察院真正需要关注的人只有一个,那就是王篆。
就跟司礼监掌印太监一样,这只不过是一个正四品的内官官职,但是不会有人因为品级问题而轻视这个职位。
因为这个太监,是跟皇帝走的最近的人,他才是最有权势的那个。
同理,南京都察院里,王篆是张居正点名派下来的,并且还是新政督察,不难看出张居正对王篆的倚重,所以此时王篆的态度,某种程度上就是张居正对南京局势的态度。
也许有的官员会对张居正不屑一顾,但那绝对是少数,而且这些人除了嘴硬,其实什么都改变不了。
能在南京成为骑墙派的人从来都不是小角色,他们有自己的门路,有属于自己利益的基本盘,对于他们来说,一个掌权者的政治主张并没有对错之分。
纵使对方的政策在大方向上损害着自己的利益,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当这项损害无法阻止已成定局的时候,率先加入,才是上策。
所以说打不过就加入,这种行为在政治上不仅不算可耻,反而是一种有眼光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