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天使符命(2 / 2)
如此一想,那名仆射又忙以手比划,声情并茂地将天使如何飘然离去之态又演了一遍。
而王莽与百官们,一边听着那名仆射绘声绘声地描述当晚之情景,一边将目光聚在揭了封条,正缓缓打开匣子的大司马王舜身上。
匣子中有一张图,一道策书。
王舜将图取出,交给了身旁的大司徒平晏,由平晏展开了那幅图画。
一幅带着“仙之意境”的抽象画。
画中祥云低落,云头站着三人,中间一人穿戴龙袍皇冠,手掌玉玺,是皇帝之像。其左右分立二人,一位提着草鞋,一位夹着书简。
提鞋的自然是提着黄石公草鞋的张良,这可是百官皆知的故事。
夹着书简的那便是夹着秦始皇图书的萧何萧相国,同样当朝百官尽知。
就这两个人物一站,中间人像即使画得再抽象,大家也是一眼便知那是汉高祖刘邦。
云端之下,三人之前,跪着一个男子,同样是皇袍帝冠的魁梧男子。
而云端上的帝王似乎是要将手中玺交于下方同样身着皇帝行装的男子。
画上端有龙飞舞凤的题字:天帝行玺金篑图。
题字之下,小字一行:王莽为真天子,众当遵天意行事。
平晏念着画上字的同时,王舜也将匣中策书取了出来,也念出了声。
书中所书是一串名单,直接封了十一位开国大臣:
王舜为太师安新公。
平晏为太傅就新公。
刘秀为国师嘉新公。
哀章为国将美新公。
甄邯为大司马承新公。
王寻为大司徒章新公。
王邑为大司空隆新公。
甄丰为更始将军广新公。
王兴为卫将军奉新公。
孙建为立国将军成新公。
王盛为前将军崇新公。
众皆露惊容,哑然无声,有若呆鸡。
连高台上的王莽也睁着大眼,沉默无声。
“各地符命异象四起,摄皇帝您非要说是臆测流言,要我们压下那些消息。这下好了,连高祖皇帝也坐不住了,受天意降下这禅让之信,要您受禅啊!”
甄邯是个直性子,他第一个憋不住,高声冒了一句,打破了平静,也捅破了最后的那一层纸。
“是啊,天命所归,早当代汉新立。”王舜将头重重一点,朗声附应。
缓过神的刘秀深吸了一口气,列位而出:“自古阴阳荣衰,变化不息,这天下从无一家亘古。汉室至今二百有余,刘家皇帝血脉渐衰难继,应是天意欲改朝换新。”
“顺民心,承天意,代汉而立!”
“顺民心,承天意,代汉而立!”
平晏大步一迈,高声请呼,百官惊而附和,并无多少迟疑。
“不可!万万不可!如此一来,莽便成了图谋篡位之贼,必受天下人声讨!”
王莽连连摆手,急呼不可。
“古有尧舜禹之禅让,今有汉高祖示禅。摄皇帝您是受禅,绝非谋篡。您若不受,我们自当长跪不起!”
王邑一声喊着,带头跪了下去。
其余官员见状也是毫不犹豫,扑通就跪。无论王莽如何地叫大家起来,甚至下了高台尝试一个个去扶起,所有人都是直挺挺地跪着,如何也扶不起来。
尝试片刻无功,王莽沉叹一声,重回高台:“既是民心与天意,我也只好以身许国,哪怕死后背负骂名。只是这玉玺...”
“我等自去请玉玺!”
王莽刚说到玉玺,王舜喊着,起了身,带头起身便朝殿外而走。
(1、张良三次帮黄石公拾鞋的故事是出自于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文言文《史记·留侯世家》。)
(2、《史记》记载: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萧何将秦朝有关国家户籍、地形、法令等图书档案一一进行清查,分门别类,登记造册,统统收藏起来。萧何收藏的这些秦朝的律令图书档案,使得他们对天下的关塞险要、户口多寡、强弱形势、风俗民情等等了如指掌。这些不起眼的书籍,为他们后来的战略部署、粮食运转、制度建立,都提供了十分方便的参考。)
(十一公的名单,哀章实际便是那日乔装送符命之人,是个太学生。至于王兴与王盛,并非王家之人,也不是王莽手下。那不过是有意添进去的两个名字,除了以示兴盛之意,更为了掩人耳目。王兴王盛与哀章都是生面孔,就不会有十一公皆是王莽心腹的嫌疑,更添天意之莫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