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一计连环(1 / 2)
自汉景帝刘启开始,这汉朝的皇帝便习惯围绕自己的陵墓修建城邑,往新修的城中移民,如此一来,皇帝死后其陵墓四周便能繁荣昌盛,有无数的人为其作陪,守墓。
刘启的阳陵邑,武帝刘彻的茂陵邑,昭帝刘弗陵的平陵邑,宣帝刘询的杜陵邑。
但贪享受的刘奭却也是个相对节俭的皇帝,心疼百姓负担过重,只修了渭陵而不迁民建城邑。
元帝开了先例,刘骜本也准备遵循父亲的故例,只修陵墓而不修城邑。
可惜,这家伙就是个昏君本性,只因为一次外出居然溜到了新丰县戏乡这地方,相中了那里的风景。兴之所至,便草率地决定停止修了好几年的延陵,重新修建昌陵。
就在他不听人劝,强硬地起修昌陵之时,负责主修皇帝陵的将作大匠解万年也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
他觉得,若自己在建造帝王陵这一工程中表现得好,讨了皇帝欢心,不仅能捞足油水,更能得皇帝重赏。
像宣帝时期的耿寿昌,因建杜陵有功便被赐爵关内侯。
可若仅造个大型的坟墓却不建陵邑,不仅油水大缩,恐怕也捞不出封爵的资本。
于是,他怂恿了陈汤一起忽悠刘骜修建昌陵邑。
陈汤也是个有名之人,曾赴西域斩杀了郅支单于,并发出了“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千古豪言。那时的他是大将军王凤府上的重要幕僚,曾足未出户便预料到西域的战事,极受王凤以及其继任者王音的重视。
但他有个毛病,贪污受贿。
尤其是跟了王凤之后,经常收取贿赂,替人办事。陈汤或许该叫陈贪。
为了说服刘骜,解万年更是拍着胸脯保证,这巨大的工程在他手上不会复杂,三年搞定。
然而真正开干时,麻烦便来了。
昌陵所处位置是个低洼之地,想修陵墓和城邑,就必须运来大量的土将之填高。
那可相当于硬生生地填出一座城啊!
以当时的效率与巨大的泥土需求,将土运至昌陵填埋所耗钱银与同量的粮食几乎等价。
更关键是耗力耗财更耗时!
为昌陵故,近三年来可谓轰轰烈烈地大兴徭役,重增赋敛,营造昌陵的巨额财耗像瓢泼大雨似地泼向大汉子民,无数怨声早已传入长安城中,只差传入刘骜耳中。
三年眼见临近,朝廷拨款无数,更征夫无数,可工程却未及一半。
不,还遥遥无期。
这就是个劳民伤财的无底洞!
有许多人都意识到了修建昌陵邑就是个极错误的决定,但没多少人敢、更没多少人愿意为此站出来指责皇帝的错误决策。
因为财力与精力已经投进去那么多了,他们也摸不清这般情况下强柬皇帝停修昌陵会不会招祸上身。
刘歆的父亲刘向倒是忍不住劝了,但无力劝动。而闻知父亲所愁的刘歆便想到了王莽,想着这个小时当过太子伴读的王家人。
“你是希望我能劝皇上停止继续修昌陵邑,及时止损?”
看着朝自己充满信心而含笑点头的刘歆,王莽心中却是苦笑。
刘歆难得有所求,他不忍叫其失望。
可是,早先他便听过这件事,也早劝过刘骜了。
修了几年的陵墓,眼见要完工了,你说扔就扔,居然想大兴土木修那什么鬼昌陵邑?
如此劳民伤财,于民不利的事,王莽自然忍不住地在私底下劝过刘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