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托付(1 / 2)
大周已建国四百余年。历经八代君王。
大周建国可谓十分曲折。
在大周之前天下四分五裂,各地群雄割地而居。
诸侯为了自己的利益,视生民为草芥。
横征暴敛,强征兵役。
百姓民不聊生,流离失所。
然周开国威主,励精图治,勤政爱民。
欲席卷天下,伐清无道,让中原百姓再无战乱之苦。
奋七世之余烈。
北伐北地各暴君,扫清暴虐无道。
后世君主更是承先主之遗志。
北拒蛮夷四百余年,让中原百姓再无战乱之苦。
然为抵御蛮夷,连年征战,无数热血男儿客死他乡。
但大周男儿铁骨铮铮。
宁愿战死沙场也绝不将先祖土地拱手相让。
周国历代君主为了守住国门,崇尚武力。
国家所有资源都向军队建设倾斜。
建立了职业军人制度,甚至建立了庞大的谍战机构。
国家每年的军费投入几乎占了财政收入的一半。
经济建设,民生保障几乎是一地鸡毛。
但周国君主也以一国之力抵御了北方庞大的蛮夷之国。
让曾倚仗虎狼之师有史以来便肆意掠夺中原百姓的蛮夷之国,四百年不曾再南下一步。
但因为多年以来的战事不止,未曾休养生息的周国也摇摇欲坠。
民生疲弊,人丁凋零,以快到举步维艰之境
周君主认为,中原地区,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气候宜人。
是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
只有守住这块肥沃的土地,周国才可以兴盛
如果丢失此地,他们割地赔款,偏安一隅。
再不会有王室愿意对百姓如此爱护。
百姓也将会成为蛮夷的奴隶。
先王为了天下安定,为了百姓安居乐业。
废分封,还地于民。不轻易加税。
况且先王修著了永昌大典。
若君王不尊崇上面的意志,便不得为君。
并让所有皇子学习。
确实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贤明君主。
但也使得历代君王的治国理念过于陈旧。
今日之状早已不能用旧世之法来治理。
不过周国也注重教育,不管是男子亦或是女子。
都可以免费在十二岁之前去县里的私塾上课。
也为大周输送了许多优秀的人才。
正是这些学子,用自己的学识去支撑着国家的运行。
比如曾县县令。
负壮心于科举,饱学诗书,满腹经纶。
礼贤下士,敢于任用人才。
他治理的每一个郡县,三年之后都能民风大变。朝廷也曾提拔于他。
但他确有政才,却不是大才。
管理郡县便已是他的能力的极限了。
于是便受任于各个难以治理的县邑之中。
真正的大才是左徒曲原。
他曾在做大夫。
法治,人治并施。
集法学于大成,也慕圣贤之道。
一心遵从着仁人之风骨。
治理郡县恩威并施,既有法律之公正无私,亦有人性之温度。
他著书颇丰。
他的政论是百官必读之典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