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显医术王饕心折 施针技蜈鹴还阳(2 / 2)
那!竟是一部手抄的《针经》!
《针经》是什么?它还有个名字——《灵枢》,也就是《黄帝内经》中的半部。
相传《灵枢》,曾有《九卷》、《九灵》、《九虚》、《九针》等多个传世版本,但都在时代兴衰、种族变迁之中失佚了,(就如《黄帝外经》一般,淹殁在人族的记忆中。
翻开《针经》,一段总纲开宗明义:
“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宛陈则除之,邪胜则虚之。大要曰: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言实与虚,若有若无。察后与先。若存若亡。为虚与实,若得若失……”
寺墅的医道修为源于《鬼臾区》,所以他所擅长之术偏向《黄帝内经》中的《素问》,此刻再得《灵枢》,不得不再说一句:福泽深厚,天眷盛隆。
喜获至宝的寺墅一路精研下去:
“虚实之要,九针最妙,补泻之时,以针为之。泻曰,必持内之,放而出之,排阳得针,邪气得泄。按而引针,是谓内温,血不得散,气不得出也……”
直至最后一页,不出意外,再次出现了道文:那是在旁人眼中,平平无奇、上粗下窄的一竖,那是在寺墅洞悉诸有之下,震撼心神的一幕。
竖线先如雪崩瓦解,散落成无数细小的文字,又从文字演化出细胞,构建出人体,血管、筋脉、乃至窍穴,无一处不准确,无一处不清晰。
尤其是那些璀璨曜目的窍穴,竟隐隐连接成星图,勾勒出山河,看那景象似在暗示,人族体内尚有隐秘,那星空下的山河分明是微缩的“九州”。
道文再次演变,化为数十细微光束,以暗合天道的角度和顺序落于窍穴之上,而那些被光束锚定的穴位,辉芒再度兴盛,仿若星辰,难以直视。
寺墅强撑双眼,暗暗细数,发现被点亮的窍星共计八十一颗,无异就是人体之中最重要的穴位。
(现行医道,被证实的穴位共有七百二十个,而处于正经的足有一岁之数,九九神针诀又在其上标注了八十一个星窍,恰好连成“子午”、“卯酉”,一大一小两个周天
除了窍穴的位置,光束下落的角度与顺序更是暗藏玄机,只是以寺墅如今的眼界还无法参透。
虽然还有缺憾,但收获依旧颇丰。
首先是寺墅的医道境界,连续突破悬壶、济世达到妙手境(相当于练气士的结丹期,但并不是说他拥有结丹期的战力。进入这一境界的同时,寺觉醒了医道三大神通之一的妙手。
其次,他将辨力再度提纯,融合自身洞悉诸有的能力,模拟出三大神通中的另一项隻眼(注2,尽管这只“假眼”无法真正达到修行界三大法目的层次,但用来看病、望气却也足够。
第三,他通过对《针经》道文的破译、研究,从中感悟出一门医道绝学——《九九神针诀》。
这套功法不但可以用来治病,还可用做御敌。尤其是八十一针齐出,便能构建出一套威力惊人,足以湮灭神魂的单体杀阵——阳极灭魂。
以上,就是寺墅得针、悟道的一点倒序。
此时,他要施展的便是《九九神针诀》中的神针缀锦。
九枚“毫针”隔着衣衫打入少女右胸,精准的没于窍穴。
少女身躯一颤,僵硬随之缓解,柔若无骨地滑入医者胸怀。
寺墅丝毫不为所动,指尖轻旋针柄,将丝丝辨力透过针尖渡入对方体内,九道翠绿色的辨力丝线在王蜈鹴经脉中蔓延,上下交叠,编汇成网,那些淤积的药力,有迹可循也随着丝线流淌周身,催发生机。
调整指诀,针法再变,那网线间的空洞开始弥合,密织如锦缎。原本汩汩泛红的血洞,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蠕动、勾连、接驳、平复。
不经半刻,在那被剑锋撕扯开的前襟破处,终是露出丰腴、滑腻的雪白。
寺墅吸了吸鼻子,控制局部血液的失控。他依依不舍、小心谨慎地取回金针,动作轻缓的像是溜门撬锁的蟊贼,眼神仔细的好似雕琢蛋壳的工匠。
“啊~~~~”
就在寺墅聚精会神地取出最后一针的紧要关头,少女惊恐的尖叫声划破了长空。
注释:
1辨力:辨力是本书中医道修行体系通过修炼“内经”而获得的特殊元气。辨力不但可以内视自身,还能帮助医者看病,只要将辨力凝于双目,便可观望他人起色,号脉之时也可以将辨力渡入患者体内帮助寻找病灶。
2隻眼:本书中医道修士通过辨力可以施展“观望之术”。“观望术”根据能力深浅可分“观症”(外伤手术、“查疾”(小病、“探病”(重病、“窥灶”、“望气”(可看凡人气色、修士境界、珍药宝华、“破瘴”(洞察本质,甚至一些心理疾病和灵魂损伤。这些都还算医道超凡领域,至于“隻眼”已经算是入圣的门槛,所谓“隻眼”是指可以通过医道原理解构世间万物,阴阳、五行、生死等规律,已经不在“瞳术”的范畴,属于修行界三大法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