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新生(1 / 2)
姜济扛着自己花了两年半做出的神兵铁镐,来到聚落以西五百步的青石。
照例查看一无所获的捕兽陷坑后,姜济走到了一块用枯黄的谷杆围成的方块地,小心翼翼地开始挖地,在挖了约两手长后,将收集的农家肥均匀地撒在地中。
又去河边挑了几桶水,才将经历了多次改良的黍子种子种在地里。
一直到晌午,姜济耕完了地。擦了擦锄头,原路返回。
这块地是姜济去年专门开辟出来进行培优选种和尝试复现他脑中的农业经验的。
农村出身的姜济,虽然穿越前家中种地参与的不多。
可在四千年前,姜济那点对于种田的浅薄见识:轮作,堆肥,种豆,烧荒。每一项在这个时代都堪称神赐的智慧。
也正是姜济的不清不楚,试验和改良,让他们知道这既是天地的道理,也是人的智慧。
这也是生活在新槐乡的族人们的认识,一年还不显得,而在连续三年的夏秋两汛后。去年有槐部这十几个人种的田,甚至还能接济饱受水灾之苦的精卫部。
而姜济在精卫部的传播下,在东夷地界,有了另一个名字,后黍。
这是个非常了不得的名号,与在邰地,刚刚被尊称为后稷的姬弃,他们两个人成为当代农业上的顶峰人物。
当然可能也有他们两个人都没有什么门户之间的趋向有关,姜济这边是陆续有东夷各部的年轻人来学习这耕种上的技术。
而技术的教授不是无偿的,或是海内的珍物,或是其他精美的器具,更有其他部族的技术。这些也都让这个小小的新槐乡,愈发的繁荣起来。
而有槐部在新槐乡的安居生活,已经是第三年了。
三年来,大荒来到了新的时代。帝尧终于彻底放弃丹朱,开始寻找新的接班人了。
鲧也在去年收到帝尧的命令开始治水,并拿出了传说中的息壤。
可能就如同具老所言,时代已经不同了,而鲧与息壤也都是旧时的老物了。
而在新槐乡,姜济面对着夏秋两汛,也做了些准备,比如沉石人监测水位,又比如去年在居方氏指导下开始修建的建阳大堤。
姜济在返程的路上,遇见了卫野。
精卫部,去年的冬天也因为洪水的问题,粮食难以为继。在有槐部的帮助下,也迁居到了沈阳。
并被安置到了新槐乡的西南,如今两个部族的相处很是和谐。
“大济,阿阳刚刚羊水破了。”卫野的神色带着焦急,他边说着边向着新槐乡的正中,快步走去。
姜济听到这个消息,也顾不得旁的,三两步就追了上去。
很快就赶到了庭的房屋之前,那是一座气派的瓦房。
在居方氏的人到达新槐乡后,最开始拿来交换种植方法的筹码是帮助有槐设计房屋。
而庭的房子就是当初那批第一个建成的,结合了有槐的烧砖、巨木以及泥瓦,建了一座无限接近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农村砖瓦房。
甚至连姜济提出烟道和火炕,居方氏的人,也很快营造完成。
果然无论今古,总有这样在自己领域内惊才绝艳的天才。
姜济与卫野刚到,没等问什么呢。就被具老和她收的徒弟卫易,给拦了下来。
“一切顺利,不要急躁。”
自卫阳去年怀孕以来,有槐部就再次紧张起来,不拘男女这都是他们重新在大荒安身后,部族出生的第一个孩子。
新生儿是新的希望。
卫阳显怀之后,卫易直接被打发回精卫部请人,结果除了能帮助生产的老妇人外,也带了卫野过来。
精卫部的困难才为姜济所知,姜济深知之后这十来年内,入海口,一定会是各路神仙妖怪兴风作浪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