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欧洲访问之旅(1 / 2)
除了邓启昌,高卢植的访问团也和德国政要们进行了友好会面。
高卢植郁闷啊,他是户部尚书,不是外务司司正。
这活不是该由唐仪负责吗?退一步说也应该由礼部尚书胡军席负责,怎么又把他派到了欧洲?
派他来的理由也很充分,一方面,昭武皇帝想给二德子全方位的输血。
另一方面,还要和二德子在商业和工业方面展开全面的合作。
虽然有外挂的加持,大夏在顶尖技术方面不虚欧洲。
但二德子的军工发展,还是有帝国借鉴的地方。
蔡司、克虏伯、毛瑟公司等一众大牛,帝国也想和他们交流交流经验。
伟人说了,固步自封要不得。
高卢植在德国,足足访问了一个月的时间。
德意志作为欧洲与大夏关系最好的国家,德国民众对大夏的印象是最好的。
甚至很多德国人在私底下喊出了兄弟国家的口号。
高卢植一行人在德国受到了热情的接见,不管从哪方面看。
之后就是一揽子协议的达成。
夏德两国,在军事方面展开互信合作,德国对大夏开放蔡司、克虏伯、毛瑟等军工企业。
而大夏则是对德国开放京造局、晋造局和津律造船司。
当然,两边都是老狐狸,一些尖端技术不付出点代价是看不到的。
除了这些,帝国还向二德子出口了大量的煤炭、铁矿石等基础资源。
德国的短板就是资源,不管是二德还是三德。
而夺取澳大利亚的大夏,一跃成为了拥有最多工业基础资源的列强!
也就是石油还没有广泛应用,要不然大夏单靠出口工业基础资源每年都能吃的满嘴油。
帝国在旧港宣抚司,陆续发现了一些油田。
只不过亚洲石油的集中地印尼,还在荷兰人手中。
因为吃的太饱加上荷兰在战争中严守中立,所以大夏最后也没收拾它。
但荷兰这个破落户,帝国想要收拾太简单了。
反正印度尼西亚就在那里不会跑,啥时候帝国想要了,顺手的事。
这次高卢植除了访问德国,其中一个任务也是探探荷兰的口风。
......
昭武四年1902年10月4日,结束访问的高卢植从陆路来到了奥匈帝国。
弗兰茨·约瑟夫一世同样热情接见了帝国访问团。
对于这个强行拼装的帝国,高卢植出发前已经做了详细的了解。
明面上,奥匈帝国是欧洲传统的五大强国和当今世界列强之一。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奥匈的版图地跨东欧、中欧和南欧,面积为欧洲第二!
仅次于沙皇俄国,人口稍逊于俄罗斯和德意志帝国,位于欧洲第三。
但帝国主体奥地利和匈牙利矛盾重重,两地在立法、行政、文化、税收、海关、铸币等领域分别享有自主权,
总体财政、外交和国防这三项需交由奥匈的中央政府管理。
奥匈帝国国内除了这两大民族,还有很多巴尔干的斯拉夫人。
现在的波斯尼亚、罗马尼亚大部、都是奥匈的地盘。
这里因为种族、信仰等问题,乱的丫批。
奥匈根本没有整合国家的能力,所以一战后直接裂成了无数小国,和红毛解体有的一拼。
同为斯拉夫人,沙皇俄国对巴尔干地区的野心毫不遮掩。
这也是沙俄最后成为协约国一员的重要原因。
帝国对于奥匈没什么需求,所以简单访问一周达成了一点贸易协定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