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边疆村落拉齐亚(1 / 2)
昭武四年1902年5月3日,帝国边疆个失密(克什米尔)阿扎德地区。
由于帝国转变发展方向,阿扎德开始修建水泥道路。
而阿扎德地区的克什米尔人聚居地,也有相关的官员组织他们修缮房屋和基础设施。
当然,钱由帝国出。
太平洋联盟里的战败国,已经陆续把第二笔赔款打进亚联储。
朝廷有充足的资金完成边疆改造。
“维齐尔大叔,水泥到了一批,还请大叔组织村民前去卸货。”
拉齐亚村,帝国里正刘凯,正在和村民热火朝天的修筑道路和房屋。
帝国边疆的官员配置不像内陆。
边疆村落的里正,清一色由帝国派遣担任。
刘凯从德康五年就来到拉齐亚,与当地村民建立了友好的联系。
“里正放心吧,拉齐亚的棒小伙在太阳下山前就能把水泥全部卸下。”
一名身穿肥袖长衫和宽腿长裤,头顶后戴着一顶小圆帽的克什米尔人热情的说道。
帝国自从隆昌帝开始,对个失密实行了比较有效的统治。
当地的克什米尔人也变成了帝国几十个少数民族之一。
他们的日常用语已经变成了汉语。
甚至帝国军改后,帝国征召克什米尔人组建了一支克什米尔旅。
帝国对于这些文化、信仰明显有别的民族,采用互相尊重策略。
除了要求学习汉语,和接受帝国的教育。
他们原有的语言和习俗信仰,帝国从不干涉。
大叔刚说完,就招呼了一群克什米尔青壮,跑去村口开始卸货。
此时还没有普及汽车,所以,从新疆行省出产的水泥,从铁路到达拉达克。
之后要用畜力运送到阿扎德,很不方便。
因此,相关的建材补给等,一个月能来一次就不错了。
热火朝天的村民,一部分搬运建材,一部分在夯实地基。
维齐尔趁机来到拿着图纸观看的刘凯身边,笑眯眯的说道:
“圣苏丹真是仁慈,还能想起我们这些万里之外的族人。”
克什米尔因为信仰问题,称呼帝国统治者为苏丹。
为了有别其他苏丹,昭武皇帝被叫做圣苏丹。
严格来说,昭武皇帝并不能称为苏丹,因为他不是YSL信徒。
但并不妨碍克什米尔人称呼他为圣苏丹。
看着图纸的刘凯,头也不抬的说:
“当今陛下,集文韬武略于一身,代天牧民,当然是仁慈的咯!”
维齐尔笑呵呵的点点头,接着话音一转道:
“刘,大叔前几天给你的建议考虑的怎么样?”
刘凯闻言脸色刷一下就红了。
啥建议呢?就是维齐尔想帮刘凯说一门亲事。
女方就是维齐尔的女儿瓦妮娅·沙。
刘凯来到拉齐亚村的时候,刚刚21岁。
那时候一腔热血的他,响应朝廷建设边疆的口号,不远万里来到个失密。
之后,刘凯带着拉齐亚村民种植果树,养殖牛羊。
并不辞辛苦来回在阿扎德和拉达克两边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