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新任内阁(2 / 2)
后来的每届内阁,都会自觉留出一个席位,好让皇帝指派军方接任。
内阁首辅带着五名内阁大臣庄严的向昭武帝宣誓就任。
宣誓词的第一句就是忠于皇帝,忠于帝国。
之后就是对六部尚书的任免。
经过讨论,除了礼部尚书张宗文致仕,毕竟年纪确实大了点。
要是哪天突然在朝堂出了意外,皇帝和众臣都没脸了。
这是三朝元老加正统帝师,在民间还有大儒称号,也该享受享受咯。
而接替他的是张宗文的得意弟子胡军席(书友客串)。
胡军席还破了一个记录,最年轻的尚书大佬。
只有31岁的他,成功成为昭武一朝的首位礼部尚书。
此人从小天赋异禀,拥有过目不忘的本领。
8岁读完了帝国小学课程,并开启了各种跳级人生,最后16岁进入帝都大学。
这事还惊动了当时的厚坤皇帝,民间出神童,这是吉兆啊。
厚坤帝立马召见了16岁的胡军席。
面对皇帝和朝臣,胡军席一点都不露怯,针对皇帝的询问对答如流,并且毫不逾越,恰到好处。
这是人才啊!胡军席被当时的张宗文一眼相中,并成为了他的得意弟子。
大学毕业的胡军席火速进入朝堂,就在礼部担任一个书记官。
没几年,张宗文主动找到厚坤帝,要求把胡军席调入地方。
这是璞玉,一定不能浪费了。
这开启了胡军席长达10年的基础之路,从乡镇到城市,几乎各种部门都被他呆了一遍。
因为过目不忘的本领,胡军席每到一个部门,都能很快梳理接受各种本职工作。
统一战争爆发后,张宗文担心胡军席的安全,向当时的德康皇帝请求把胡军席调入朝堂。
在张宗文心里,胡军席可是帝国未来的首辅大臣,搞不好会成为驻留史书的一代名臣,可不敢因为战争出意外。
这也是皇帝第一次听说胡军席的名字。
当时好奇的皇帝专门召见了胡军席,并借机询问了一些问题。
胡军席确实是个天才,经过10年的基层锻炼,对于皇帝提出的各种发展问题,常常都能一针见血。
只不过对于世界大势,因为年轻阅历不够,还不能如老狐狸张宗文和杨潇那样看到事件背后的本质。
是个人才,但还需历练历练。
外务司不是归礼部管辖嘛,就让这小子去外务司跟着唐仪混几年。
直到前不久,因为张宗文致仕,昭武帝才把胡军席叫入宫中又进行了一次询问。
这一次,胡军席的答案明显比三年前要成熟了很多,也能看到各列强隐藏起来的一些龌龊。
昭武帝大手一挥,让王秉林内阁,把胡军席的名字加入了推荐名单。
虽然皇帝认定礼部尚书接班人就是他,但程序还是要走的。
这是规则,皇帝必须带头遵守,以后才会让规则一词深入人心。
帝国第一次内阁换届选举圆满落幕。
而新内阁上任的首要事物,就是组织一次外事访问。
由户部尚书高卢植牵头,然后工部、礼部还有一些民间企业,共计368人的代表团在京津港登上了“伯靡号”重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