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悲催的卡伦纳(1 / 2)
就在菲律宾陷入治安战,朝鲜第一批雇从军到达之时,德康七年1897年2月7日,位于印缅边境的英帕尔,英军终于集结完毕。
31万英军中,4万本土军团,27万殖民地军团,总指挥卡伦纳爵士开始组织进攻。
布坎以北的蒙有瓦城已经被明秦放弃,卡伦纳不费吹灰之力就占领了这里。
2月14日,英军对布坎、实皆、耶南达全面发起进攻。
布坎前线,早已准备就绪的明秦军队给了英军一个迎头痛击。
防守布坎的是第4军团一个卫,总计2万余人,而进攻的英军4万人被死死挡在防线以外。
此时的帝国军队,已经完全掌握了堑壕战的精髓,延绵不绝的堑壕,配合着铁丝网让进攻的英军部队头破血流。
堑壕外的开阔地,到处都是弹坑和英军尸体,2月16日,经过两天的进攻,英军4万人战死8600余人,受伤1万2千余人。
可以说,进攻布坎方向的英军,已经报销了一半。
卡伦纳的策略,是集中力量攻击中线的实皆。因为实皆后面就是缅甸宣抚司制所阿瓦,
在他的计划里,英军一旦攻破实皆,就能迅速夺取阿瓦,大军之后向西运动,配合攻击布坎的英军,一举拿下布坎。
想法是好的,明秦帝国布置的防线,西起布坎,中间是实皆,从这里拐个弯向北是耶难达。
帝国的防线完全是按着河流走势布置,如果实皆被英军夺取,卡伦纳就能向西、向北沿着河流一举击溃明秦防线。
可惜,勇烈王和忠义公都不是傻子,防线核心实皆怎么可能没有重兵把守?帝国第2军6万人就在此地。
作为阿瓦的北部屏障,实皆被帝国管制后,一直都是军事要塞的发展模式,从兴武帝时期的砖石城墙配合护城河,到如今的水泥要塞,整个实皆城就是为战争而生的!
卡伦纳爵士出生于1859年,并没有经历过那场残酷的七年之战,加之参加过战争的英国人逐渐去世,现在的英国人已经忘记了帝国的战斗力。
卡伦纳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缅甸宣抚司的帝国部队有34万,他集结了31万就妄想夺取缅甸宣抚司,也不知道他的自信在哪。
实皆要塞,好好的给卡伦纳上了一课,让他知道什么才是高效杀人机器。
要塞配备了大口径150mm榴弹炮24门,重点是被厚达2米的钢筋混凝土堡垒包裹,除了重炮堡垒,其他120mm、75mm的各型火炮无数,大部分都是火炮堡垒,为了机动性只保留了部分可移动。
外围防线上无数的重机枪堡垒如繁星一般,密布在要塞的四面八方,就这火力配置,就算二战时期的军队来攻也够呛。
哒哒哒~
17日清晨,英军照例对实皆要塞发起进攻,这几天,卡伦纳每天都会组织一次进攻,规模不等,
当然了,结果就是城外开阔地上,逐渐堆砌起来的尸体。
卡伦纳可不心疼,进攻的英军都是阿三组成的殖民地步兵团,本土英军安然无恙的待在后方。
“啊特克!!”
白人军官大声传达了进攻命令,头顶布帽的阿三士兵不情不愿的冲出阵地,磨磨蹭蹭的向帝国防线冲锋。
14万英军专门负责进攻实皆要塞,精锐的本土步枪团也全部集中在这里。